一条街因牛而名沉寂一段时间后,莱比锡红牛再次崭露头角,一座城因这条街名震全国,这条街就是牛行街。
漯河不仅是一座水上漂来的城市、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还是一座黄牛驮来的城市。
曾经,这里全年80万头牛马的上市量,打造了农耕时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光辉神话,树立了中国内陆水旱码头繁荣的不朽样板。
让沉寂一段时间后,莱比锡红牛再次崭露头角我们从几段小故事开始,再次走进历史,感受那一段牛哞马嘶的岁月,揭开那一段繁华面纱的一角。
寥落牛行街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有点燃的星光,也有燃尽的余火。抗日战争的硝烟战火,抑制了牛行街的红火行情,牛行萎缩至40余家,并日渐萧条。
1951年,漯河市供销合作社对牛行和牙纪进行了组合、整顿和改造,实行明码标价、公平交易。“一海子、二淡子……”王小二们那套神神秘秘的“袖筒议价”和暗语,也走进了历史的尘埃。
1954年,漯河市私营牛行全部成为国有牲畜交易机构,牛行街牲畜交易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
1970年,漯河对牛行街进行改造,建成3处牲畜交易大院,结束了牛行街临街交易的历史,为牲畜交易和运养提供了良好环境。
改革开放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让一度沉寂的牛行街又一次迎来了高光时刻。彼时,漯河牲畜交易市场再度繁荣,牛行街牛鸣马嘶,牛行上交的利税一度超过漯河市财政收入的60%。这样的繁盛带动了周边地区相关行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1985年左右,牛行街的牲畜年交易量下降到3万余头,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漯河牲畜市场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荣。
在时代发展大潮中,曾为漯河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不可磨灭贡献的牛行街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一个带有地域特色的历史背影和经济文化符号。
迈进新时代
白云苍狗,时光走过100个年头,王小二、安子钦与天顺长……都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今时今日,打北穿过彩虹桥,行走在牛行街,两边是繁华的高楼与商铺,饭店、茶楼、美容院、电器店鳞次栉比,街上汽车穿梭、行人来往,一派现代都市气息,早已不见当年模样。
如今,提及“牛行街”这块街名招牌,还有一段不得不提的插曲。
牛行街与泰山北路同属一条路段,只不过分列沙河两岸,中间彩虹桥连通。后来,牛行街一路多名的问题引起了广大市民、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关注,在我市第一批城区道路命名、更名过程中,群众纷纷来电、来信,要求保留牛行街这个名称,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专门讨论此事,并且通过了提案,最终保留了牛行街这个名称。
市民政局地名办有关负责人认为,虽然牛行随着我市经济发展消失了,但牛行街这个道路名称真实地反映了漯河的历史文化特征,应当予以保留。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在新时代,让我们牢记从历史中传承而来、流淌在漯河人血液里的优良传统,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不负荣光,以更强的历史责任感,在变局中开新局、于危机中育先机,用实干奋斗交出一份新时代的精彩答卷,为中原更加出彩增添浓彩!
牙纪王小二
上穿蓝色手工布纽扣对襟衣,下着直筒家纺粗布裤,足蹬手工纳底布鞋,手捏长柄铜烟袋。两眼来回打探买主与卖主的神情,然后不动声色地将手伸进一方的袖筒间比划着。派头十足,又故作神秘,气质拿捏得很好!为了能促成一宗买卖,和晚上看戏后能喝上两盅,他们使尽了浑身解数,这就是牙纪王小二。
在时间的长河中回溯100个年头,1921年,这一幕,也是当时漯河街头每天上演无数场景的复刻。在当时的牛行街,许多个王小二,组成了当时最牛气哄哄的行当——牙纪。
牙纪可是体面活、技术活,干这行的都是能人。他们凭着自身的商业信誉和丰富经验成为牲畜买卖双方的经纪人,穿针引线,从中说合。牛行的每一笔交易都离不开他们,他们也会从交易佣金中抽取分成。规模较大的牛行有牙纪二三十人,一般的牛行也有牙纪十来人。
其实,王小二要干好工作也不容易。首先是业务要熟,对牲口的口齿、毛色、膘情、役力、估价,搭眼一看,就得摸个八九不离十。其次,人脉、言语、交际、行情、行规,少了一样,就不一定能挣得饭吃。
“袖筒议价”,就是当时牛行街王小二们创造的一种极具特色的牲畜交易方式,相当体现技术含量。
牙纪在买卖双方都在场时,不便公开言明价格,于是就伸出手摸住对方的手(在袖筒内)比划,除1、2、3、4、5是按手指的原数外,6是拇指与食指捏在一起,7是拇指与食指、中指捏在一起,8是拇指与食指叉开,9是食指曲弯成钩,10还原为1。买卖牲畜的人多了,“袖筒议价”就顾不上了,于是又产生了暗语或黑语。这种语言只有牙纪知道。从一到十表示法是:一海子、二淡子、三品子、四调子、五拐子、六骚子、七才子、八别子、九弯子、十按一还原。101叫丁头零、102叫刺头零、103叫品头零、104叫虎头零、105叫没头零等等。如一头牛值370元就说品才,450元就说调拐,890元就说别弯。
这一套专业知识整下来,一般人根本摸不清里面的门道!
在口头上,牙纪也都练就了一套能说得铁树开花、江河倒流的本事!如牲口头上或身上其它部位有旋毛,迷信的人以为不吉利,往往不好成交,可是牙纪自有办法。比方说一头牛头上长个旋儿,牙纪就对买方说:“头上一枝花,谁家买住谁发家!买住好。”对卖方说:“头上一枝花,不妨爹来便妨妈!卖了算啦!”
王小二们钻一行爱一行,在长久的交易活动中,酝酿了高深莫测、丰富多彩的牛行文化,也极大地拉动了当时漯河商品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老外安子钦
正当王小二闷声发大财时,一位高鼻梁、蓝眼睛的“歪果仁”来到了他的地盘。
1921年,一位拿着黑底烫金、浮雕有中英文对照“英商华蒙公司”招牌,操着磕磕巴巴汉语的老外,从居住地马路街出发,来到了牛行街。
老外是英国商人安子钦,这位财大气粗的主儿,无意间揭开了现在看来对漯河来说具有非凡意义的一页历史。
他通过牛行商会牵线搭桥,连续多年,在牛行街用银元大量收购牛,每日集结约50头牛后,雇人一路赶着,经马路街到漯河火车站装车运往天津,然后再换远洋轮船运往国外。有时装不上火车,就由牛行街的伙计赶着浩浩荡荡的牛群到山东东昌府,集结后再转运天津。谁也没有想到,地处中国河南内陆的小镇,对外经济贸易大门就这样,竟率先由牛行街的牛一头撞开了!
老外安子钦收购牛的价格高于市场平均价,吸引了豫南西平、遂平、南阳、泌阳等地黄牛商人涌入漯河,同时刺激了漯河周边十几个县的畜牧养殖业快速发展。
在大量交易带动下,漯河牛行越发壮大。至1935年,牛行街迎来了爆发式的繁荣。据统计,当时有牛行147家,牙纪等从业人员约1500人。全年牲畜上市量80万头,成交量达28万头,其中黄牛占70%、驴占20%、骡马占10%。若仅按成交量计算,平均每日成交近800头。买卖商贾来自河南、安徽、湖北、广西、云贵川、冀鲁晋、京津沪、赣湘粤以及天山脚下的新疆,成为牛行街的黄金鼎盛期。
“牛行街,两条沟,一直通到信阳州”。牛行街声名远播,凭借水旱码头的地利之便和毗邻铁路、运输方便的优势,再加上牲畜品种齐全、商户诚信度高、服务周到,吸引了大半个中国的客商到此进行牲畜交易。
20世纪30年代,漯河牛行街与安徽界首、四川洪雅、贵州花江、内蒙古包头、广西金城并称全国六大牲畜交易市场。
牛行天顺长
赶牛上火车往外运输。
天顺长、德太成、共和义、振共和、大光和、三义兴……这些独具历史年代感的牛行字号,撑起了当时漯河的喧嚣与繁华。
要说这第一个吃螃蟹、在时代局限中走上创新发展之路的,还得是天顺长。
1911年农历三月,漯河源汇寨农民刘怀灵光乍现,在牛王庙街南端路东开办了漯河第一家牛行,字号叫天顺长。
创业初期,条件简陋,只有两间草房,门前竖立着4根用来拴牲口的木杆。
开业之后,生意兴隆,周边村镇的农民都牵着牲口来此交易。成交之后,天顺长收取买卖双方的中介费。
第二年,在天顺长牛行附近,德太成、共和义、振共和、大光和、三义兴等牛行相继挂牌开业。于是,一直以来渡客如织、舟楫如云的水旱码头,更加人声鼎沸,终日人来人往。
当时,各色牛行从源汇寨内牛王庙街一直延伸到南大街尽头,直抵源汇寨南门一带。眼看发展空间已经饱和,多家牛行相继迁址,到南寨门外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当时,源汇寨南门以外比较荒僻,只有一条南北走向的窄路,路两边是两条沟。后来,各家牛行联合把路两边的沟填平,拓宽路面。由于这条街上开的牛行越来越多,人们便约定俗成地把这条道路叫“牛行街”。它西临澧河,北接沙河,南达干河陈,长约三里。
这里热热闹闹的市场交易,助推了20世纪前期漯河经济的发展,歪打正着地促进了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的成长壮大,培育了当地人民的市场经济意识,这无疑也为后来城市经济的腾飞埋下了伏笔,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陈兴华)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